卷之一 天文部:雷 电 虹霓

雷(雷神名丰隆) 电(电神名缺列) 虹霓(一名挈贰、一名天弓、一名䗖蝀)

雷候  仲春之月,雷乃发声,始电。蛰虫咸动,启户始出。仲秋之月,雷始收声,蛰虫坏户。《传》曰:雷八月入地百八十日。

闻雷造墓  三国王裒父仪,以直言忤司马昭,见杀。裒终身未尝西向而坐,示不臣晋也。庐墓悲号,流涕著树,树为之枯。读《诗》至"哀哀父母"则三复鸣咽,门人辄废蓼莪。母存日畏雷,殁后每雷震即造墓,曰:裒在此。

霹雳破倚柱  《世说》:夏侯玄尝倚柱读书,时暴雨,霹雳破所倚柱,衣服焦然,神色无变,读书如故。与《晋书》诸葛诞事相同。

《世说》;神农氏之末少昊氏娶附宝,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,感附宝孕,二十月生黄帝于寿丘。

《南唐书》:陆昭符,金陵人,保大中为常州刺史。一日,坐厅事,雷雨猝至,电光如金蛇绕案,吏卒皆震仆,昭符神色自若,抚案叱之,雷电遽散。得铁索,重百斤,徐命举索纳库中。

孔子作《春秋》、制《孝经》,书成,告备于天,天乃决郁起白雾摩地,赤虹自上而下,化为黄玉,长者三尺,上有刻文,孔子拜而受之。

汉灵帝时,有黑气坠温德殿中,大如车盖,隆起奋迅,五色,有头,体长十馀丈,形貌如龙。上问蔡邕,对曰:所谓天投蜺也,不见足尾,不得称龙。占曰:天子内惑女色,外无忠臣,兵革将起。

雷州英灵冈,相传雷出于此。《国史补》:雷州春夏多雷,秋日则伏地中,其状如彘,或取而食之。又府城西南有雷公府,每岁乡人造雷鼓雷车送入庙中,或以鱼彘同食者,立有霆震。

感雷精  《论衡》曰:子路感雷精而生,故好事。

雷神  曹州泽中有雷神,龙身而人颊,鼓其腹而鸣。《史记》舜渔于雷泽,即此。

占虹霓诗  彭友信以贡至京师,遇上微行,占《虹霓》诗二句云:谁把青红线两条,和云和雨系天腰。命友信续之,应声曰:玉皇昨夜銮舆出,万里长空架彩桥。上大悦,问其籍,命翌晨候于竹桥,同入朝。友信如言,候久不至,遂入朝。上召问故,以实对。上曰:此秀才有学有行。遂授北平布政使。

雷神名  雷,阴阳薄动,生物者也。又黔雷,天上造化神名。电,雷光也,阴阳激耀也。霹雳,雷之急激者。闪电曰雷鞭。唐诗:雷车电作鞭。又电神,名列缺。《思玄赋》:列缺烨其照夜。

律令  《资暇录》:律令是雷边捷鬼善走,与雷相疾连,故符咒云:急急如律令。

阿香  《搜神记》:永和中,有人暮宿道旁女子家,夜半闻小儿呼:“阿香,官唤汝推雷车”,忽骤雷雨。明日视宿家,乃一新冢。

谢仙  《国史》:祥符中,岳州玉仙观为天火所焚,惟留一柱,有“谢仙火”三字,倒书而刻之,何仙姑云:“谢仙,雷部,司掌火”。

雷震而生  陈时,雷州民陈氏获一卵,围及尺馀,携归。忽一日,雷震而开,生子,有文在手,曰:雷州。及长,名文玉,后拜本州刺史,多惠政。没而灵异,立庙以祀。

霹雳斗  齐神武道逢雷雨,前有浮图一所,是薛孤延视之。未至三十步,震烧浮图。薛大声喝杀,绕浮图走,火遂灭。及还,须发皆焦。

雷同  《论语谶》:雷霆百里,声相附也。谓言语之符合,如闻雷声之相同也。

冬月必雷  《隋史》:马湖府西,万岁征西南夷过此,镌“雷番山”三字于石,山中草有毒,经过头畜,必笼其口,行人亦必缄默,若或高声,虽冬月必有雷震之应。

暴雷震死  商武乙无道,为偶人,谓之天神。与博不胜,而戮之。为革囊盛血,仰射之,谓之射天。猎于河渭之间,暴雷震死。

假雷击人  《广舆记》:铅山人某,常悦东邻妇某氏,挑之,不从。值其夫寝疾,天大雷雨,乃著花衣为两翼,跃入邻家,奋铁锥杀之,仍跃而岀。妇以其夫真遭雷击也。服除,其人遣煤求娶。妇因改适,伉俪甚笃。一日,妇检箱箧,得所谓花衣两翼者,怪其异制。其人笑曰:当年若非此衣,安的汝为妻。因叙事始末。妇亦佯笑。俟其出,抱衣诉官,论绞。绞之日,雷大发,身首异处,若肢裂者。

虹霓  虹,䗖蝀也。阴气起而阳气不应则为虹。又音绛,亦䗖蝀也。《诗经》:䗖蝀在东。霓,屈虹也。《说文》:阴气也,通作蜺。《天文志》:抱珥虹蜺。一云雄曰虹,雌曰霓。沈约《郊居赋》:雌霓连蜷。《西京赋》:直䗖蝀以高居。又朝西暮东,东晴西雨。

虹绕虹临  《通鉴》:太昊之母履巨人迹,意有动,虹且绕之,因娠而生帝于成纪。少昊,黄帝之子,母曰嫘祖,惑大星如虹,下临华渚之祥而生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卷之三 人物部:仪制

印度童话:玫瑰园里的传说

山海经:卷十二 海内北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