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之一 天文部:日月

东隅,日出之地;桑榆,日入之地。日拂扶桑,谓之及时。日经细柳,谓之过时

龙[豕尨]  《天文志》:日月会于龙[豕尨] 。([豕尨]为一个字,字库未收入。意思为尾。音同斗)

《广雅》:日初出为旭,日昕曰晞,日温曰煦。日在午曰亭午,在未曰昳,日晚曰旰,日将落曰晡。

《天官书》曰:日月薄蚀,日月之交。月行黄道,而日为掩,则日食。是曰阴胜阳,其变重。月行在望,与日冲,月入于暗之内,则月食。是曰阳胜阴,其变轻。圣人扶阳而尊君,曰:日,君之道也。于其食,谨书而备戒之,日食为失德,月食为失刑。

日落九乌  乌最难射。一日而落九乌,言羿之善射也。后以为羿射落九日,非是。

向日取火  阳燧以铜为之,形如镜,向日则火生,以艾承之则得火。

夸父追日  《列子》:夸父不量力,欲追日影,逐之于旸谷之际,渴欲得饮。赴河饮不足,将北走大泽中,道渴而死。

鲁戈返日  鲁阳父与韩构战,战酣日暮,援戈挥之,日返三舍。又:虞公与夏战,日欲落,以剑指日,日返不落。

白虹贯日  荆轲入秦刺秦王,燕太子丹送之易水上,精诚格天,白虹贯日。

田夫献曝  《列子》:宋国有田夫曝日而背暖,顾谓其妻曰:负日之暄,人莫知其美者,以献吾君,必有重赏。人皆笑之。

白驹过隙  《魏豹传》:人生易老,如白驹(白驹,日影也)过隙。

冬月之日,有黄绵袄之称。

薄蚀朒朓  薄,无光也。蚀,亏缺也。朔见东方曰朒(音,肉),晦见西方曰朓(音,挑)。朏未成明,魄始成魄。月初三哉生明也,月十六哉生魄也。

翟天师  乾祐间尝于江岸玩月,或问:此中何所有?翟笑曰:可随吾指观之。俄见月规半天,琼楼玉宇烂然,数息间不复见矣。

尹思遣儿视月中有物,知兵乱。

《淮南子》:日出于暘谷,浴于咸池,拂于扶桑,是谓晨明。登于扶桑,爰始将行,是谓朏明。至于曲阿,是谓朝明。临于曾泉,是谓早食。次于桑野,是谓晏食。臻于衡阳,是谓禺中。对于昆吾,是谓正中。靡于鸟次,是谓小迁。至于悲谷,是谓晡。回至于女纪,是谓大迁。经于虞渊,是谓高春。顿于连石,是谓下春。至于悲泉,爰止羲和,爰息六螭,是谓悬车。薄于虞泉,是谓黄昏。沦于蒙谷,是谓定昏。日人崦嵫,经细柳入虞泉之氾,曙于蒙谷之浦,垂景在树端,谓之桑榆。

《汉书》:新垣平文帝时,上言日当再中,臣以候知之。居顷之,日果再中。

《释名》:月,阙也。言满则复阙也。晦,灰也。月死而灰,月光尽似之也。朔,苏也。月死后苏生也。弦,月半之之名也。其形一旁曲,一旁直,若张弓弦也。望,月满之名也。日在东,月在西,遥相望也。

蟾蜍  月中三足物也。王充《论衡》: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其妻嫦娥窃之奔月,是为蟾蜍。

月桂  《酉阳杂俎》:月桂高五百丈,有一人常伐之,树创随合。其人姓吴名刚,西河人,学仙有过,谪令伐桂。桂下有玉兔杵药。

爱日  言子爱父母,当如爱日之诚。

日光摩荡  周主遣赵匡胤率兵御辽北汉,葵卯发汴京。苗训,善观天文,见天下复有一日,黑光摩荡者久之,指示楚昭辅曰:此天命也。是夕,次陈桥,遂有黄袍加身之变。

日为太阳之精  《广雅》:阳精外发,故日以昼明。羲和,日御也。日中有金乌。《通鉴》:太昊有圣象,日月之明。

日出而作  尧时有老人,含哺鼓腹,击壤而歌,曰:日出而作,日入而息;凿井而饮,耕田而食,帝力何有于我哉?

日亡乃亡  桀尝自言:吾有天下,如天之有日;日亡,吾乃亡耳。

如冬夏之日  夏日烈,冬日温。赵盾为人,严而可畏,故比如夏日。赵衰为人,和而可爱,故比如冬日。

东隅桑榆  冯异大破赤眉,光武降书劳之曰:始虽垂翅回溪,终能奋翼渑池,可谓‘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’。

蜀犬吠日  柳文:庸、蜀之南,恒雨少日,日出则群犬吠之。

日食在晦  汉建武七年三月晦,日食,诏上书不得言圣。郑兴上疏曰:顷年日食,每多在晦;先时而合,皆月行疾也;日君象,月臣象;君亢急,则臣促迫,故月行疾。时帝躬勤政事,颇伤严急,故兴奏及之。

太阴  《史记》:太阴之精上为月。《淮南子》:月御曰望舒,亦曰纤阿,中有玉兔。

瑶光贯日  《通鉴》: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枢,感瑶光贯月之祥,生颛顼高阳氏于若水。

月食五星  崇祯十一年四月己酉夜,荧惑去月仅七八寸,至晓逆行,尾八度掩于月,丁卯退至尾,初度渐入心宿。杨嗣昌上疏言:古今变异,月食五星,史不绝书,然亦观其时;昔汉元帝建武二十三年,月食煋,明年呼韩单于款于五原塞,明帝永元二年,月食火星,皇后马氏德冠后宫,明年图画功臣于云台;唐宪宗元和七年,月食荧惑,明年兴师,连年兵败;今者月食火星,犹幸在尾,内则阴宫,外则阴国;皇上修德召和,必有灾而不害者。然实考嗣昌所引年月俱谬。

论月  徐稚,年九岁,尝月下戏。人语之曰:若令月中无物,当极明耶?稚曰:不然,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无此必不明。

如月之初  后汉黄琬,祖父琼,为太尉,以日食状闻。太后诏问:所食多少?琼对:未知所况。琬年七岁,时在旁,曰:何不言日食之馀,如月之初?琼大惊,即以其言对。

赋初一夜月  苏福八岁时,赋《初一夜月》诗,云:气朔盈虚又一初,嫦娥底事半分无。却于无处分明有,恰似先天太极图。

吴牛喘月  《风俗通》:吴牛苦于日,故见月而喘。

命咏新月  明太祖见太孙顶颅侧,乃曰:半边月儿。一夕,太子、太孙侍,太祖命咏新月。懿文曰:昨夜严滩失钓钩,何人移上碧云头。虽然未得团圆相,也有清光遍九州。太孙云:谁将玉指甲,掐破碧云痕。影落江湖里,蛟龙未敢吞。太祖谓:"未得团圆"、"影落江湖"皆非吉兆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卷之三 人物部:仪制

印度童话:玫瑰园里的传说

山海经:卷十二 海内北经